【2017高考】三省名师点评全国一卷作文题 12个关键词让你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7 21:23

【2017高考】三省名师点评全国一卷作文题 12个关键词让你讲好中国故事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7年06月07日 17:18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莉莉 徐辉 袁育堃)6月7日11时30分,真空机2017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

  全国卷一卷的作文题目为: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央视网记者第一时间联系采访了山西、河北、江西三省的语文教学名师,一起看看如何“读懂”作文题。

  关键词浓缩多领域,“不在立意上为难学生”

  “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12个关键词浓缩了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领域,考生通过这12个关键词向世界介绍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多年从事高考研究的山西省特技教师刘补明说。

  刘补明说,2017年山西新课标卷高考作文依然属于材料作文,12个核心关键词是命题人精心选出来的。考题既与当前社会主流意识保持一致,又不落于空洞的说教。此外,考题亲和,完全在考生可以把控的范围内设题,体现了“不在立意上为难学生”的命题意图。

  在刘补明看来,12个关键词中,每个词都有着各自丰富的内涵,比如有地域性很强的“长城”、“京剧”。有时尚文化的“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如何选择和连接这些词语,不单靠联想和想象,还得靠灵感与智慧。

  “看考题的附属要求不难发现,考题的表达方式、文章文体、角度选择都是自由的。考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写法,去诠释自己心中的中国。”刘补明说。

  河北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语文备课组长、高级教师高雯也表示,今年全国卷一卷作文题审题难度很低。“这些关键词,看起来杂乱,其实都围绕‘中国符号’。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内容去写,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低的门槛和广的视角,有助于缓解教育不均衡带来的不公平,体现了高考对教育暂时落后地区考生的温情关怀。”

  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王兵表示,作文题目让人眼前一亮。题目开放性强、接地气,又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想多年以后,考生们回顾起这次高考作文的经历,一定会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这不正是高考作文的意义所在吗?”王兵说。

  引导青少年胸怀天下

  作文还考察考生的哪些能力?

  “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或者一味做题,要更好地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我们科技的发展。”江西省语文特级教师钟国粱表示,作文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两三个关键词向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发展,从审题立意看,难度较小、选择较大,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思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所以,语文教学往往“功夫在诗外”。

  钟国粱认为,文题高端大气上档次,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更考查考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其广度包括考生对所生活的国家、社会的各个层面,其深度是是否有足够的关注,并能做出清晰描述或判断,题目较好地体现了选拔人才时对考生价值观考量的“国家意志”。

  高雯说:“与近两年高考作文一样,今年仍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即新材料作文。有明确的写作者和写作对象的身份要求,有目的任务——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有写法要求——内容有机联系。这就使考生易于写出真实感受,文章带有真挚情感,拒绝生搬硬套和漫无边际。”

  高雯认为,此次作文题引导考生关注祖国很多层面的发展现状,引导当代青少年走出“小我”,拥有“大我”情怀,胸怀天下,目光高远。作文题要求向外国留学生讲解中国,也体现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体现了我国国际吸引力的增加。

  刘补明说,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是每一个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考题中,青年人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国家意识被高度确认。考生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自信自豪地将中国文化及其中国的发展壮大介绍给五湖四海的朋友。还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拒绝不同的发声,不排斥多边的元素。合作共赢,是未来世界的必然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