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借力“飞地经济” 融入发展大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4 12:17

  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除尘烟雾收集罩安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共建飞地承接产业转移,就是其破题的一个重要抓手:

  持续推动南北合作,变“输血”为“造血”,10个共建产业园结出累累硕果,皖北“洼地”正在大步追赶,安徽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到有“风”的地方去“筑巢”,阜阳、宿州、宣城、黄山等地市纷纷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建设科创飞地,实现研发展示在一线城市、生产在当地,为安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加强都市圈市际毗邻地区产业协作,合肥、淮南共建的合淮合作区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实现了重大产业跨区域布局;地处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交界处的宣城市谋划建设的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的又一样本……

  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东风,以“飞地经济”与先发地区双向奔赴,安徽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广东可以学习借鉴安徽发展“飞地经济”的哪些做法?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前往安徽进行了深入采访。

  ●南方日报记者毕式明魏钰叶志强伍欣莎

  南北合作

  共建飞地园区引领皖北振兴

  在安徽省亳州市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下称“亳芜产业园”)内,昶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昶威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械手不断旋转腾挪,从全自动压铸机里取下压铸成型的电机水套放置到输送带上,这些即将下线的产品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部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持续火爆,昶威公司的产值也连创新高。

  亳州,地处安徽北部,与河南省相邻,当地中药材、酿酒等产业发达,但跟其他皖北城市一样,工业化水平偏低。

  为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早在200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部署安排合肥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之间开展结对合作工作,并于2012年启动南北合作园区建设,批准设立阜阳合肥、亳州芜湖、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等3个市级园区和7个县级园区,亳芜产业园正是肇始于此。

  “从芜湖来到亳州,一个原因是离我们河南、山东的客户更近了。”昶威公司客户生产经理姚飞介绍说。亳州从以前发展的省际边缘区到姚飞眼中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个园区是芜湖、亳州两市共建,政务服务高效有温度,这里的有些创新做法甚至还在省内领先”。

  为保障园区的高效运行,激发共建双方的积极性,近年来,安徽省先后出台《关于合作共建皖北现代产业园区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南北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南北合作共建园区目标考核机制的通知》等多份政策文件,对共建园区管理体制、绩效考核等作出制度性安排,确保合作共建顺利推进。

  有了体制机制的保障,芜湖的先进理念、做法顺利在亳芜产业园落地生根。亳芜产业园招商局局长晋松介绍:“11年来,芜湖市分批选派了41人次优秀干部来园区工作,并引进嫁接了芜湖市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现有政策文件、成熟管理模式,不断为园区建设发展赋能。”

  近日,亳芜产业园内的万花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账上突然收到一笔8万元的资金,该公司负责人李金富说:“刚开始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怎么回事,后来看到备注‘高新技术企业进步奖’才明白。我们从来不用去管这些奖补的申请流程,相关部门会主动为我们服务,这减轻了我们很多负担。”

  李金富的意外之喜,源于亳芜产业园推出的“免申即享”惠企新举措。亳芜产业园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薛潘潘介绍说:“近年来,我们园区创新实施了‘免申即享’、‘销能办’、供应链平台服务、‘四到’服务、不满意工作负面清单、‘畅聊下午茶’、‘园区发展合伙人’等多项为企服务机制,大大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能力。”

  优质服务,换来的是企业数量的不断攀升和园区的跨越式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亳芜产业园共有市场主体5600余家,为2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形成了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和“2.5产业”即“3+1”主导产业。

  皖北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也是关键。南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为皖北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2023年,皖北10个南北园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1038.25亿元,同比增长44.1%,首破千亿元大关。2012—2023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从26.9%提高到30.7%,年均增长10.2%。特别是2023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5.8%,与全省持平,“十三五”以来首次赶上全省平均增速。

  借梯登高

  主动靠上去在“风口”建飞地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外一路之隔,湾谷科技园内的B5号楼,一层约2300平方米的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下称“离岸科创中心”),搭起了安徽界首和上海的“桥梁”。

  办公室内,落地窗开阔明亮,电脑前打字声不停,几案前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待前来洽谈的客户……这样的场景,是安徽鼎洋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位于离岸科创中心办事处的工作日常。该公司负责人张毅倩直言:“上海市内寸土寸金,在飞地办公,一年能省下几十万租金。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离岸科创中心于2019年底成立,经过数年的运营,已有19家企业入驻。安徽阜阳界首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江长柱介绍,平台免费为筛选后入驻的企业提供场地,同时尊重企业发展思路,尽量满足企业需求,“做到帮忙不添乱。”

  为什么要到上海建立科创飞地?一年花几百万元租用场地免费提供给企业,这种投入是否值得?“打开门、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请进来”。江长柱说:“希望借助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丰厚的金融、项目、人才等资源以及两地的合作基础赋能下,依托科创飞地让更多科创和企业资源‘飞’向界首。”

  不仅如此,界首的企业如果自己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往往面临成本高、对接资源有限等难题,“政府牵头设立科创中心,能有效帮企业对接资源、降低成本。”江长柱表示。至于界首的投入是否值得,他笑称:“引进的企业有一家上市,这个成本就回来了。”

  入驻科创中心,对安徽企业而言还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以前,我们企业的产品几乎没走出过安徽。”上海佰利聚鑫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鹏介绍说,是离岸科创中心帮助企业开拓了新市场,“在中心的帮助下,现在省外市场能占我们总业务的六成。”

  各地市、区县纷纷在资源富集城市建立科创飞地的同时,安徽省属国企以更大的力度“走出去”。

  从上海市松江区的空中俯瞰,一片崭新的企业园区,像一片叶子静静落在东北部的洞泾镇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这便是G60松江·中安科创园。该园区是安徽省投资集团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上海松江投资建设的科创综合体和沪皖产业要素资源对接的功能平台,园区占地170亩,中试厂房、办公、生活配套等一应俱全。

  “园区开园仅两年,出租率就超过了90%。”G60松江·中安科创园总经理徐本增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入驻了瑞士百超、西班牙达诺巴特、台湾普来特富、上海羿弓氢能和哈工大马军院士项目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吸纳高端项目和人才的同时,科创园可以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安徽、走进安徽、投资安徽、创业安徽,也为更多安徽优秀企业在沪设立研发中心提供了便利。

  一些科创中心负责人受访时表示,能否提供基金支持,是很多科创企业关心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了企业的入驻和地方的入股,“研发在沪、生产在皖”也就顺理成章。

  G60松江·中安科创园内的985沪淮科创(上海)协同中心(下称“沪淮科创协同中心”),孵化了几家即将在淮北市相山区落户生产基地的科创企业,上海聚科时代电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聚科时代”)就是其一。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准备,我们公司正在进行第一轮融资,已对接了高瓴资本等机构,淮北方面也有意向跟投。”聚科时代负责人王紧利介绍,选择入驻飞地并设立研发总部,不仅看重上海在柔性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资源,也是出于对接淮北市产业链的考量,“淮北是能源城市,很适合作为我们的生产基地。”

  “沪淮科创协同中心孵化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是要到外地去释放产能的,这就是飞出方的机会。”沪淮科创协同中心运营方——985科创投资赋能联盟秘书长任璐认为,与淮北市相山区的合作,实际上就是通过科创飞地进行双向联动,以达到反哺效果。

  像沪淮科创协同中心这样交由专业第三方运营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在沪科创中心认可和采用。江长柱认为,科创中心市场化运营,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机构的优势,链接更多的金融、科创、市场资源。

  在发达城市建立科创飞地,共享先发地区的资源,弥补后发地区自身技术、人才、市场等不足的同时,还可以把相关资源和产业导流回后发地区,从而实现一种良性互动。这种探索和实践,让安徽不少地区尝到了甜头。

  一体谋划

  在区域协同中实现双向奔赴

  淮南寿县刘岗镇中心以南十多公里外的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内,总投资51.6亿元的蔚来电驱动二期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合淮合作区地跨合肥、淮南两市,规划总面积约20.53平方公里。合作区建设以“合作样板带动区域共富、低碳示范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发展理念,是安徽省和合淮两市落实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合淮产业走廊的重要举措。

  “合肥、淮南两市选派干部共同参与园区建设、项目引进等,双方共同出资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和引导的管理运营体制。”合淮合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合肥市与淮南市共同编制了一批试点方案和规划机制,保障合作区的顺利运行。

  “GDP、投资、产值等各项经济指标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成本均按5∶5分成,两市共享分成、彼此让利。”相关负责人称,园区实行所有收支共享共担,“这种利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机制,变传统园区的‘援建’模式为‘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共建双方的积极性。”

  在两市的合力推动下,合淮合作区内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17个,协议总投资665亿元。除蔚来电驱动二期外,还有总投资110亿元的蔚来汽车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二期等一批产业牵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合淮合作区是安徽城市立足于合肥都市圈进行的省内区域合作新探索。突破安徽,着眼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跨区域合作正在江淮大地展开,处于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交界处的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下称“长合区”)就是其一。

  长合区广德片区内的安徽诺达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诺达佳”)SMT车间里,自动贴片、印刷、在线检测……一排排整齐的生产线上,一线工人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2023年,诺达佳、威灏、鼎为三家苏州光电企业抱团落户长合区。从工业计算机到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摸屏,它们互为上下游,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到了广德市。“长合区离苏州很近,当地政府的服务意识很强,营商环境也一样好。”诺达佳总经理郜世藩说,“这里离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都很近,我们来到这里后用工、产业配套、销售、研发等都没受到影响,而且经营成本更低了。”

  “‘跨界无感’的同城效应,正成为宣城招商和企业集聚的‘催化剂’。”长合区管委会副主任丁涛介绍,今年1月至5月,长合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总投资25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6%、63.2%,“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9.2亿元,是宣城全市平均水平的2.3倍。”

  “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从皖北振兴到科创飞地,再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飞地经济正成为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向内依托南北合作共建园区,推动皖北地区加速崛起;向外借力G60科创走廊‘飞’向上海,探索‘研发在沪、生产在皖’模式。”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认为,置身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飞地经济”,实现空间、要素、平台的双向流动,不仅将推动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也让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有了更大的空间和作为。

  ■记者手记

  安徽为何接住了

  这“泼天的富贵”

  近年来,安徽尤其是合肥快速发展和崛起,除了依靠创新驱动,承接产业转移也是关键一招。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和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正在转化为安徽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强大发展优势。

  机遇也是挑战,能够接得住转移的产业和“泼天的富贵”,实则是安徽顺势有为、厚积薄发的结果。

  在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崛起进程中,安徽规划建设了合肥都市圈,周边省市则云集了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众多的都市圈,这些能级更高的城市既可能产业溢出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还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虹吸效应,是接受“溢出”还是被“虹吸”,对地区发展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双向飞地为安徽各地市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路径。通过建设双向飞地,后发地区可以共享先发地区的资源,弥补自身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不足,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先发地区产业发展也可以提档升级,通过飞出还可以获取收益,在互惠互利中共享发展红利。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安徽作为江浙沪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这几年的崛起与“飞地经济”的发展不无关系。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双向飞地的顺利落地和推进,还有诸多的难题需要一个一个去克服,诸如共建体制机制的建立、双方的权责利分配、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理念的冲突等,都需要一个博弈和磨合的过程。

  区域竞合中必须掌握发展主动权,对每一个地区而言都别无选择。我们看到,无论是安徽省内芜湖和亳州共建的亳芜现代产业园,还是界首、宣城等地在上海建立的科创飞地,主动靠上去、精准融进去,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以飞地为载体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正在安徽持续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专家观点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艳:

  整合资源突破壁垒打造生态和利益共同体

  今年,长三角发展局势依然平稳,在全国发挥着经济“压舱石”的作用。当前,三省一市你追我赶,安徽与长三角兄弟省市的差距正在缩小,并在制造业层面与它们初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梯度发展,互为补充的局面。

  2022年以来,安徽省着重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建设新型功能区,旨在通过串联省际交界区域的发展带,进行跨省的产业协作、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加快崛起,协同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

  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是打造长江流域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有效路径,也是形成长江流域协同发展带和共同富裕带的有力支撑。那么,安徽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毗邻地区做好“抱团”发展?首先,要加强都市圈内部、都市圈之间板块链接,增强发展动能;其次,要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互联共享产业创新的要素;再次,要推动城市网络结构不断深化,提高网络外部性溢出。

  为此,各地政府要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通。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先行,先做好顶层设计。对合作区域统一规划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在统一政策、执行机构、审批程序、调度过程中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要做好组织保障,推进协同治理。跨区域的税收征管一体化,要及时创新利益协调,激发协同动力。同时在公共服务政策方面的协同需要形成清单制,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共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打造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是时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