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技艺 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18:38

走进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李志刚工作室,点冷机我们眼前的雕漆作品现代感十足!从北京电台驱车四十多公里一直向北,是昌平区白浮村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雕漆实训基地,这里的所有雕漆作品都和古典名著《红楼梦》、文玩大家王世襄先生书中的记载不一样!最让人吃惊的,还是工作室一角,李志刚耗时五年制作,裸体哺乳期女人造型的“中国红”雕漆作品――《漆母》。


1db80003b7524e8333bd


2 006李志刚谈漆母是现代艺术8秒 李志刚:《漆母》它是一件特别另类的作品,它给人一种脱离了工艺美术的类型(的感觉)了,有点像现代艺术。

雕漆作品以朱砂红为主色,这正是“中国红”的来源。那么传统雕漆到底有怎样的发展历史?“燕京八绝”之一的名头因何而来?如此传统的技艺怎么造就出一位先锋艺术家?请听《非遗时光》大型采访报道:“中国红”雕出现代艺术品。

3、05李志刚ids5 8秒 李志刚先生:大家好,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项目的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  (大概2分半)

《历史篇》(古钟声)

(打字、敲键盘效果)李志刚,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雕漆专业首席指导教师,享受北京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建立北京市李志刚首席技师工作室,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人才称号。

(故宫音乐,或是古琴音乐)“工笔精刀摹美人,环姿燕色幻如真。晶莹髹[xiū ]漆千层罩,月里嫦娥羡几分。”这里的“髹漆”和“精刀”说的就是雕漆艺术。

雕漆,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明清两朝还是皇家宫廷工艺器物,历来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


1db7000243cacdc44ad4


4、07李志刚谈雕漆元代两名工匠最辉煌时期17秒 李志刚:它最辉煌时应该是在元代,出现两个非常有名的工匠,一个叫张成,一个是杨茂,他们当时创作的和制作的雕漆艺术品可以说是雕漆工艺当中艺术水平最高的。

李志刚的讲解,出自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藏书家高濂所著的中国古代养生学集大成之作《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笺》上卷,《论剔红倭漆雕刻镶嵌器皿》:“元时有张成、杨茂二家,技擅一时,……”而更多人知道雕漆,也许还是通过《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里有一段:“每一塌前两张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有圆的,其式不一。”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里这样写道:“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

5 08李志刚谈清代雕漆从辉煌到失传48秒 李志刚:到了清代呢,尤其是康雍乾三朝,到了乾隆时期呢,可能更辉煌一点,因为乾隆帝非常喜欢这雕漆,建了造办处,专门为皇家来制作漆器,在它的工艺上就更加繁复了。它的艺术水平呢,应该说没有元代和明代的水平高,主要都是体现在工艺上。到了慈禧、光绪时期,基本上雕漆工艺就失传了。当时慈禧过六十大寿的时候,因为她宫里很多的雕漆器吗,她想做一个漆器的寿盒,就让造办处找工匠来制作,可当时已经找不到这雕漆的工匠了。

文玩大家王世襄先生,曾把中国古代漆工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对近代的发展和复兴虽然着墨不多,但评价极高。据记载,清末民初,油漆彩画艺人萧兴达、李茂隆等,从清宫内需要修理的破损雕漆品上得到启发,恢复雕漆技艺,创办了雕漆作坊。1914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肖乐安等人制作的"群仙祝寿"大围屏,曾获得一等奖,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从此,北京雕漆扬名国内外。其实,李志刚雕漆技艺的传承,也受益于此。

6、10李志刚谈新中国公私合营到改制成立工作室38秒 李志刚:建国以后呢,把这些小作坊呢,公私合营,组成生产合作社,(19)58年呢,建立了北京雕漆厂。为什么老百姓对雕漆工艺还是了解的少啊,主要是当时(雕漆)为国家出口创汇啊,做些出口。(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呢,搞企业改革了,企业改制呢,因为我是83年进入到这个北京雕漆厂,我是非常喜欢这个雕漆的,所以不想抛弃它,就组织了自己的工作室,来继续从事雕漆技艺方面的工作。 (大概7分)


1db7000243f21fe4fcce


《技艺篇》(古钟声)

(打字、敲键盘效果)现如今,雕漆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高昂的原料成本、高昂的团队成本、高昂的时间成本甚至高昂的艺术创作成本,却换来一个‘工艺美术品’的模糊定位。

(《琵琶语》21”起 )北京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造型各异的胎体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不同类型的刀具在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艺品。雕漆制品造型古朴、纹饰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2006年,雕漆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燕京八绝”之一。

7、12李志刚谈燕京八绝52秒 李志刚:因为北京呢,它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燕京八绝。原先呢,早期叫四大名旦,四大名旦包括就是雕漆、景泰蓝、玉雕、象牙。2000年以后吧,可以更确切地说,是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出台以后,北京又挖掘出了燕京八绝,它包括了原先我说的那四大名旦,雕漆、景泰蓝、玉雕、象牙,然后又把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融进来,这么组成了一个燕京八绝。其实呢,这燕京八绝最大特点挖掘的都是宫廷技艺,你看这八项,以前都是为皇家服务的。它跟那民间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志刚从小喜欢绘画,陶醉于水墨快意,十几岁就为师傅代笔。后来考入工美职业高中雕漆专业。1983年,李志刚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雕漆厂,至此,他才真正了解了雕漆工艺的全部制作流程。

8、18李志刚谈雕漆的6道工序1分54秒 李志刚:雕漆呢,简单的来说,它分为这么几道工序。首先,是设计,因为设计呢,是这个工艺的灵魂,因为你设计的时候,从头到尾你都要考虑到,包括你要表现的内容方面。设计好了以后,我们叫制胎,就是你制作的这件东西,你要考虑要用什么样的材质去做这个胎,因为漆啊,它是液体,它不能独立成器,它一定是依附在一个载体上,第三步就是髹漆,然后刷完漆以后是画工,画工就是按照设计好的纹样,由画工画在髹好漆的漆面上,画工画好了以后,就到了雕刻了这个环节,这是雕漆器的一个核心环节。雕刻算第五道了,它分为上手和下手,什么叫上手,上手就是我画的这些东西上面的浮雕部分,下手是它这个底纹的处理,底纹就是锦文啊,锦文是雕漆最具特色的一个工艺,因为雕漆这漆软的时候,你可以刻的很细,它是其他材料无法达到的。雕漆底纹呢,非常丰富,有上百种的这种锦文,和上手结合之后,可以产生非常好的锦上添花的感觉。雕刻完了呢,就进入到第六道,就是完成。雕漆最后还有一个干的过程,要给它烤硬了,你任何东西你只有在它硬的的时候,你才能给它打磨得非常光亮,我们要进行用刮刀啊,拿砂纸啊,砂棍啊,进行表面的这种打磨,光润圆滑了以后,抛光、上蜡才能真正地做好一件雕漆作品。


1db90005488c372ada49


六道工序,最值得一说的,就是髹漆。如果您以为髹漆的髹是修理的修,那就大错特错了。

9、20李志刚谈髹漆工序耗时1分27 李志刚:髹漆呢,这个髹字呢,就是拿“栓”,什么叫“栓”呢?咱们现在理解,其实就是一个刷子,他就是拿漆栓往这个成型的胎、器皿上一层一层地涂抹,这么一个动作,叫“髹”。因为大漆呢,他是有一个特殊的环境才能结膜,我们叫窨房,就是地窨子的窨,上面一个穴,下面一个音,这个窨房它还需要有温度有湿度,温度应该在25度左右,湿度应该在70~80%,在这么一个环境里头,就是每髹一道漆,它才能够结膜。结完膜以后我们再髹,就是层层地反复地髹漆,把漆修到一定厚度,我们再进行雕刻。严格的来说呢,平面的东西,20道漆它能够达到1毫米,按现在的工作时间,一天8小时,只能髹一道漆,为什么?它这个漆是5~6个小时才能结膜,所以,你要髹到五六毫米,就是一百多道漆,就是100多天,大件的话,你髹漆的过程就要半年甚至到一年的时间,就是你光往上髹漆,把漆达到一定厚度,你要做这个大的,要一公分半左右,15毫米,这一年,得髹漆得髹到一年,几百道漆。

2015年,李志刚被评为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时,他已经从事雕漆工艺32年。

10、28李志刚谈分配后从事雕漆42秒 李志刚:我进厂呢,分到的是画工,画工就是你把这漆都髹好了以后,你在这上面画纹样,我当时在那是待了有半年多吧,然后就转到这设计室,到了设计室以后呢,因为设计室你设计东西以后呢,你必须要了解工艺方面的制作过程,你不能不按照工艺去设计,所以,你需要下车间,就每个车间去了解,去看。当时,这些企业里头,缺乏的其实都是设计人员,你学美术的,你就有设计和创作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到设计这个部门以后呢,创作一些新的产品。     (大概14分)

《创新传承篇》(古钟声)

(打字、敲键盘效果)多元化的需求促使雕漆真正有了新的发展。雕漆如何活在当下,如何融入当代生活,成为非常重要的命题,事实上,大部分传统工艺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而在李志刚看来:古代的漆文化要苏醒,需要融入现代的生活审美,艺术审美,将“雕漆艺术化”是他的创作理念。

(《采茶舞曲》)李志刚拜师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雕漆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先生,雕漆行业中有“文氏剔红”,用一个姓氏连缀起一个艺术门类,文乾刚在雕漆艺术产业中的地位不言自明。

11、32李志刚谈师傅文乾刚作品符合当代人需求思想的传承37秒 李志刚:其实,我师傅他也是学美术的,他最关键的有一个思想就是,你做的东西一定要符合当代人的需求,第一,你要有当代的审美需要,当代的生活需要,功能上的需要,就是很多的内容,所以我成立工作室以后呢,其实,还是受他的影响非常大,一直在怎么把传统的技艺融入当代生活,怎么拉近与人的距离,其实一直受他影响,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创作和努力。

30多年来,李志刚设计出的雕漆产品以独特、新颖著称,“二龙戏珠”巨型《盘龙漆砂砚》,马、牛等动物雕漆系列作品,1.8米长的雕漆仿整支象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作品都技惊四座。自2008年开始,他连续八年,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北京市工美杯金奖、银奖等十多个国内工美顶级大奖。其中,2014年的作品《海屋添筹》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

12、33李志刚谈获奖作品海屋添筹特点三种工艺结合20秒 李志刚:《海屋添筹》是我14年的一个作品,它是我跟其它工艺跨界合作产生的这么一件作品,前面屏风的芯我是用雕漆,背面的是金漆,然后外框是木雕,它等于是三种工艺来结合着做。

传统技艺创新很难,把传统“中国红”的雕漆技艺做成现代艺术品,李志刚颠覆性的新锐创作则是引起了业界的争议。


1db700024435ca0a7a48


13、25李志刚谈漆母创作的初衷1分10秒 李志刚:《漆母》这个题材,我当时是想对材料的一种尊敬,因为漆啊从树上流下来,它就跟母亲的乳汁一样,它孕育的漆工艺的发展,所以我呢就想做一个漆母,来表达对漆的这种尊敬,可是这个《漆母》我做完以后呢,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请了很多的专家,大家基本上都不认可,说传统手工艺完全颠覆,从来没有过,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形像,而且她不美,反正争议挺大的,有时我创作的东西,让人感觉你总是跳跃似的这种,不按规矩出牌,老是颠覆颠覆。其实也没有,其实你看我所有这些元素,还是中国传统的这种,包括她身上的这些表现的这些东西,而且,儿不能嫌母丑,母亲她再丑她也用自己的乳汁抚养了你,你得到了成长。漆就是这样,你采漆的过程非常艰辛。

李志刚的《漆母》造型,朴素端庄,如同站在远处的母亲望着咿呀学步的孩儿,眼神中充满慈爱和温暖。这是他对雕漆技艺的致敬,也是对传承的思考。他任教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已经教授三批学员,学生们受益于他的这种创新以及和当代生活融合的现代传承方式。

(46雕漆拍卖2000过程21秒.wav衬底)

14、003李志刚谈拍卖会拍出1500及学生们继续努力1分48 李志刚:2014年啊,13届的这些学生参加由人社局举办的技工院校的作品展,而且这些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的奖项,获奖以后,又组织了一场拍卖会。我有几个学生呢,也到了拍卖会的现场,其实我更多的是让他们看看,他们所做的东西,能不能得到社会上人的关注,能不能有人去喜欢他们做的东西。在拍卖会场上,当拍到雕漆的时候,因为是无底价起拍,当他们把作品一呈现出来,我一看场面非常的热烈,争相举牌,最高的时候,一粒珠子能够拍到一千五,这一什么概念呢,就是,你平时在市场上,可能这一粒珠子就卖到三四百块钱,在这个拍卖会上,好,一下,拍到一千五,我当时都吃了一惊。我说怎么能拍到这么高的价钱?这就是说,还是需要很多创新方面的东西,包括他们刻的的珠子和以前雕刻的那些纹饰啊,技法都有所不同,它更符合当代,更现代,当人们佩戴这个珠子,他不觉得这东西是一个老玩意儿,就是一个当代做的一个东西,所以,更容易让当代人去接受它,能够得到社会上的认可。然后这些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真正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那么多人的购买,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增强他们自信心的过程。当时他们看了都非常兴奋,回来以后呢,真是,从学习上,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繁华落尽是真淳!李志刚的传承、探索之路,还在继续,雕漆技艺,也会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薪火相传。让我们期待更新更美的中国红吧!

感谢您收听《非遗时光之“中国红”雕出现代艺术品--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采访:张世强,播音:郭炜,录音合成:郝冬梅,监制:孟立,出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17008《非遗时光》3分钟版

《锐意创新的雕漆技艺传承人――李志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

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

(请提前两周交文字稿,提前一周交报道):3月6日-12日交稿:

导语:

雕漆是典型的“宫廷工艺”,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如今的雕漆工艺,除了继承传统的基本制作手法,还出现了用电脑设计纹样,用现代材料亚克力和3D打印做胎体的新鲜做法,请听《非遗时光》大型采访报道:《锐意创新的雕漆技艺传承人》--访国家级非遗项目-雕漆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

以下为音频节目:

1、04李志刚ids4刀笔生花,精雕细刻,尽现中国文化魅力!大家好,我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10秒

北京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造型各异的胎体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不同类型的刀具在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艺品。

2、11a李志刚谈雕漆为什么是奢侈品32秒 李志刚:雕漆为什么这么高,他就是民间他没有,从历史上,一直是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所以它的地位,应该在各种工艺美术门类中是最高的,它被说成是工艺美术里的一种最高的奢侈品。民间不可能去使用,因为他制作的周期非常长,人工成本非常大,制作一件雕漆器,制作周期一般都在一两年,有的甚至要三四年,所以它积累的实际上是时间和人工的成本。

具有七千年历史的中国古老的漆器艺术如何传承?李志刚颠覆传统的理念来源于当代人的需求,更来自于他的师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雕漆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先生。

3、32李志刚谈师傅文乾刚作品符合当代人需求思想的传承37秒 李志刚:其实,我师傅他也是学美术的,他最关键的有一个思想就是,你做的东西一定要符合当代人的需求,第一,你要有当代的审美需要,当代的生活需要,功能上的需要,就是很多的内容,所以我成立工作室以后呢,其实,还是受他的影响非常大,一直在怎么把传统的技艺融入当代生活,怎么拉近与人的距离,其实一直受他影响,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创作和努力。

可以看出,李志刚的创新其实遵循的正是现代社会崇尚的以人为本的朴素思想。雕漆不只是传统工艺的载体,当代雕漆艺术的创作应该融合现代生活理念,让雕漆走出古代的皇家御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4 34李志刚谈和现代材质工艺的结合23秒 李志刚:其实,我就是想如何把大漆的材质做一个拓展。就是和其他的材质做一些结合,找一种反差特别大的,你像这个亚克力,它就是一种现代材料。它的这种制作都是现代的这种加工手段,数据、机床啊,咱们传统是手工一点一点的,我把它结合到一块。

2006年,雕漆技艺毫无悬念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李志刚成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5 40李志刚谈坚持成为了传承人27秒 李志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啊,应该是国家给予的一个相当高的荣誉,你的坚持得到了肯定吧,因为他坚持这个过程是非常不易的。80年毕业吧,我们班里当时三十多人,到现在为止只有我一个人在从事这个,其它的都转行了。我对雕漆的喜好啊,真正的溶入到了骨子里了,溶入到了血液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