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航班中断、海运不通,这家企业如何进口物料,保障生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6:17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业园区,机械自动化领域知名德企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已恢复90%产能,返岗员工也达到了98%。记者在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组装设备,货运小车穿梭于库房与流水线间。但就在几周前,这家公司还在为供应链中断、员工不足等问题苦恼。伦茨亚洲运营及研发副总裁李诚宏告诉记者,汉莎航空早就停止了中德之间的航班,海运也走不通;不少员工还处在隔离阶段,几名外籍员工也还滞留在国外。


“订单不能延期交付,对我们与客户两方来说,违约都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伦茨亚洲战略市场总监王雪婧说,在公司自我调整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帮助下,他们正在克服重重困难。

记者了解到,伦茨公司主要生产两类产品:电子齿轮箱等机械产品国产化程度高;变频器、控制器、工业电脑等电子产品,零部件目前还较为依赖德国供应商。“约30%的物料来自德国,空运、海运中断后,经欧铁走陆运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李诚宏说,“但启用新的渠道后,我们意外地发现,比起飞机、货轮,火车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原来,伦茨亚洲原先采用空运,速度快,但成本颇高;海运虽便宜,周期却太长。陆运兼顾了二者的优势——够便宜,速度也不慢。每周五,都有一列载有伦茨公司上游零部件的火车从德国发车。李诚宏介绍,物料从出发,在西安报关,最后再到上海,周期虽要几周,一旦运转起来,也能保持稳定供应。

“计算下来,采用新的运输渠道,能为我们省去5%以上的物流成本,这是相当高的数字。”王雪婧觉得,这也算是公司在疫情期间的意外收获。

但在第一批物料送到前,伦茨公司只能先消耗库存,外加员工不足的缘故,复工伊始,公司只恢复了30%左右的产能。积压的订单一时无法全部完成,他们与客户积极沟通,允许延后的先延后;项目型的订单,必须按时交付,则优先排产,采用三班倒的模式,加急生产。

“我们属于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运用SAP管理系统,从物料采购到排产等,实现高度自动化。但到生产线上的具体操作,还是对工人数量有大量需求。”李诚宏坦言,三班倒加急生产,需要更多人手,在人手本就紧张的2月,很难做到。伦茨公司紧急招聘了一批新员工,并借助新片区管委会搭建的“临港新片区共享员工”服务平台,补充了大量人手。

“现在,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面试,每天都在补充员工。”王雪婧说,“人够了,三班倒将成为常态,5月左右就能追回耽搁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