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逐“新”而行,向“新”求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14:24

乘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东风,“三十而立再出发”的浏阳激荡起澎湃力量和崭新动能。

日前,好消息从浏阳经济建设主战场——浏阳经开区传来:在长沙市2023年度绩效考核中蝉联优秀,连续三年排名长沙市国家级园区第一;今年一季度,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规工增加值、税收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5%、15%、17.55%。这成为浏阳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效明显的有力印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当前浏阳正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提质产业链条、培强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新突破,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70家浏阳企业获评2024年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沙永昌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研发中心及智能工厂项目、浏阳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省县(市)第一……新质生产力,已在浏阳崭露锋芒。

锚定“挺立五强、再铸辉煌”目标,浏阳正逐“新”而行、向“新”求变。

产业向“新”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根基在产业,关键在创新。

在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指出要坚持把创新放在浏阳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浏阳创新显示度,奋力打造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县(市)。

浏阳经开区是湖南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地,汇集了众多与传统燃油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在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汽车产业的换道超车大背景下,浏阳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将目光投向研发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气温攀升,浏阳经开区的长沙永昌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同样“热气腾腾”,一根根密封条从自动化生产线上不断“走下来”。

作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中高档乘用车密封条、胶管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沙永昌凭借无阶差密封条这一核心产品入选了第四批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深耕细分领域,拥有拳头产品,“含科量”不低的长沙永昌还在持续进化。

今年3月25日,长沙永昌与浏阳经开区签约,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60万台套汽车密封条研发中心及智能工厂项目。新工厂将大力提升仿真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将其应用于密封条、胶管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以上。

在轻量化技术研发方面,博大科工则走在了前列。这家企业在2021年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目前压铸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营业务为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

随着博大科工轻量化精密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在浏阳经开区实现投产,新的研发制造平台将围绕新能源、三电系统、轻量化来打造更多新产品,“使我们的产值翻倍。”博大科工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浏阳经开区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38家,2023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1.4亿元,同比增长19.88%,进一步擦亮了长沙智能制造的产业名片。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唯有向“新”求“质”,才能赢得主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浏阳人深谙这一点。

缘于浏阳对高端制造的求贤若渴,国内首家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功率芯片设计制造的领军企业——泰科天润在这片热土上快速成长,成为浏阳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为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场”走向“大市场”,2023年7月,由浏发集团与泰科天润携手打造的光储充智能超级充电站投入运营。这是湖南首座集“光伏发电、电池储能、液冷超充”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也是全省县域首家超级充电站。“这里充电快、条件好,50个泊位每天停得满满当当。”的哥谭师傅说。

在浏阳,科技创新的热潮涌动:蓝思科技、惠科光电等龙头企业发挥优势,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启泰传感研发出国内首条金属溅射薄膜压敏芯片生产线,实现国产替代;普瑞玛建成湖南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的实验动物中心……

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浏阳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科创中心,成功建成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方锐达数十年来持续攻关新技术,发展成光伏材料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向“新”

以“质”致远点燃发展新引擎

生物医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很多城市产业布局的重点,竞争十分激烈。

(九典制药高端制剂研发产业园)

浏阳生物医药产业能脱颖而出,2023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产值达到442.6亿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让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

在浏阳经开区长沙e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美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此潜心创新发展,是湖南省第一个无菌加工医疗器械企业,具备年生产80万支无菌凝胶的能力,产值近10亿元。

5月8日下午,浏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文深入浏阳经开区走访调研,走进湖南美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详细了解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发展规划等情况。他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激发企业主体发展活力、内生动力,汇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日前,国内首款长效ECM人胶原产品“元气悠然”系列在美柏生物诞生。相比其它胶原,ECM人胶原采用先进的人源细胞体外表达技术,能够让产品与人体自身胶原蛋白更好地契合,具有更佳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可以用于临床手术和医美项目中。

目前,美柏生物已组成70余人的研发、生产、质量、检测团队,实现人源胶原蛋白原料及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拥有7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相关产品进入2022年度“湖南省省级工业新产品”(第一批)名单。

同样是在浏阳经开区,依诺(深圳)生物长沙基地正在调试设备,这个总投资达3亿元的mRNA一体化业务平台项目即将启航。

“基地可满足各类mRNA(信使核糖核酸)科学实验、产品开发、原辅料生产需求。”项目负责人张迪表示,mRNA一体化业务平台落户浏阳,将填补湖南前沿生物制药新版图,公司还将上海、武汉研发部“打包”转移至浏阳,带来全球领先的mRNA药物研发链。

“这意味着浏阳生物医药创新链向前迈进了一步。”浏阳经开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有利于打造mRNA完整生态链并建立mRNA产业集群,带动整个区域前沿生物制药发展。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浏阳经开区目前已培育生物医药企业280余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是湖南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加快培强创新主体,扎实推进“智改数转”的成效在浏阳正不断凸显。

湖南方锐达科技有限公司数十年来持续攻关新技术,从一家普通化工厂转变为光伏材料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5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3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3年实现产值11.62亿元;

致力于散料输送系统设备研发和零部件制造,湖南成钢输送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占比超过21.43%,成为中国铁建重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多家知名企业的长期供货商……

浏阳还聚焦打造“智造强市”目标,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两上三化”“湖湘精品”等行动,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总数居全省县(市)第二;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车间)8家、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3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9个、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346家。

平台向“新”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如何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实践。

走进金阳烯碳一栋近8000平方米的车间里,其灌装线的生产工人不到10人,而在研究院大楼的实验室里,随处可见研发人员的身影。

(研究院里,研发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创新是金阳烯碳长久发展的力量源泉。”历经10余年潜心研究,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转换赛道,为浏阳擎起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旗。2023年11月,金阳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拥有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10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研发队伍逾100人。研究领域涵盖石墨烯基础前沿技术与变革性技术、高品质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石墨烯产业的材料基础与装备、石墨烯核心应用与技术等,旨在打造高科技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

“石墨烯现在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几年前全世界都对其知之甚少,但我看好它的前景。”金阳烯碳董事长刘建忠表示,在政府、园区的支持下,公司和多所高校深度融合,成功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以浏阳经开区为例,园区目前已培育国家、省、市企业研发平台157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一批研究院、研发中心的建设,必将成为浏阳“产学研”转化的“催化剂”,加快推动浏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园区将毫不动摇地抓科技创新,推动蓝思创新研究院、金阳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加快发展,下大力气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浏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郑以仁表示。

去年年底,湖南省浏阳烟花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将浏阳“世界花炮之都”这张名片擦得更亮了。

浏阳市烟花爆竹技术协会会长颜颂华介绍,浏阳烟花科学研究院将联合院校、行业专家、花检中心的技术力量,加快环保烟花、机械化应用的研究步伐,加快在低烟、低硫等环保材料上的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推动花炮产业转型升级。

传承千年的浏阳花炮,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实现了“老树发新芽”。近年来,浏阳持续推进花炮产业安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传统产业注入更多科技含量,2023年全市花炮产业实现总产值508.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逾200亿元。

(贺再亮摄)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浏阳新图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原标题:《浏阳:逐“新”而行,向“新”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