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蒋波
编辑 | 杨亦
在内卷态势下风声鹤唳的储能行业,自动化压铸岛等来了一纸红头管理意见。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获悉,5 月 8 日,工信部发布了《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以下简称 "《规范条件》")《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 年本)》(以下简称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上述征求意见稿中,重点对锂电行业的产能及技术、性能提出了要求,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锂电行业的 " 供给侧政策 "。
《规范条件》重点提及:企业应具备锂电池行业相关产品的独立生产、销售和服务能力;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 3%,主要产品具有技术发明专利;申报时上一年度实际产量不低于同年实际产能的 50%。
同时,《规范条件》还明确了锂电相关产品的性能标准。其中,对储能锂电池的要求是:
" 单体电池能量密度≥ 15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 110Wh/kg;单体电池循环寿命≥ 6000 次且容量保持率≥ 80%,电池组循环寿命≥ 5000 次且容量保持率≥ 80%。"
明确整顿 " 产能过剩 "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速增长,带动了锂电池行业的高景气,动力锂电池一度供不应求,甚至引发了 " 整车企业在为锂电池企业打工 " 的吐槽。不过,这样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随着各大锂电池企业扩大产能,动力锂电池由 " 供不应求 " 转变为 " 供过于求 ",产能面临过剩的风险。
但随着大量盲目的投资与立项,储能行业野蛮生长,该行业便成为了动力锂电池过剩产能的 " 泄洪池 ",大量的锂电池涌向储能行业,推动了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的下滑,进一步刺激了锂电池产能的扩张。
电池网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整个电池产业链统计在内的 223 个投资扩产项目,182 个公布投资金额,投资总额逾 9377 亿元。其中,有 40 个项目投资额超 100 亿元,而在 40 个百亿级投资项目中,有 23 个项目为电池领域项目,占比过半。在 23 个电池项目中,又有 3 个项目投资金额超过 300 亿元。
但是到了 2023 年下半年,随着储能行业下游需求趋缓,叠加锂电厂商之前扩建的产能集中释放,锂电产业产能过剩现象日渐突出。
例如,日前,正极材料龙头湖南裕能(SZ:301358)在公告中称,公司磷酸铁锂过剩的产能将到 2025 年至 2026 年才能出清。
锂电产业链产能过剩,在市场端,导致了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数据显示,在 2023 年,从年初到年末,碳酸锂价格下跌了约 70%,电解液价格跌幅超过 60%,方形动力电芯(磷酸铁锂)从 0.82 元 /Wh 下跌至 0.43 元 /Wh,方形动力电芯(三元)从 0.92 元 /Wh 下跌至 0.52 元 /Wh,储能电芯从 0.9 元 / 瓦时降至 0.4 元 / 瓦时以下,而到今年,上述价格多数还在继续下行。
产能过剩引发的后果就是淘汰赛的加剧。
2024 年以来,已有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开始终止投建项目,例如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惠云钛业(SZ:300891)、云天化(SH:600096)、万润新能(SH:688275)、百合花(SH:603823)先后停建获盐池了相关项目。
如今,随着工信部《规范条件》等政策的推出,或将有更多的企业实行减产或终止扩产,锂电产业链产能过剩的问题或将得到缓解。
技术创新或迎来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锂电产业链的产能过剩,行业更认可的一种说法是 " 结构性产能过剩 ",意思就是低端的锂电产品过剩,但是高端的锂电产品不足。
而在本次工信部发布的《规范条件》等政策中,在倡导 " 减产能 " 的同时,也引导锂电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例如,《规范条件》提出,(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 3%,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鼓励企业自建或参与联合建设中试平台;主要产品具有技术发明专利等。
《规范条件》还提出,企业应采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稳定、智能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对产业链各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事实上,关于 "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 " 的问题,早在 2022 年底,动力电池出现产能过剩苗头的时候,亿纬锂能(SZ:300014)创始人刘金成就曾提出,质量上乘并兼具成本优势的电池产品不会过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及储能日渐成为构成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一环,对锂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倒逼着整个产业链进行创新,以满足下游的高端需求。
例如,无论是储能电池还是动力电池,下游企业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趋势在《规范条件》也有所体现。
《规范条件》提出,大动力型锂电池,使用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的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 23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 165Wh/kg;使用磷酸铁锂等其他材料的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 16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 120Wh/kg。
储能型锂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 15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 110Wh/kg。而《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上述能量密度相对应的数值分别为 210Wh/kg、150Wh/kg、160Wh/kg、115Wh/kg、145Wh/kg、100Wh/kg。
为此,无论是锂电材料企业还是电池制造企业,在将来,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上,加大力度。
而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创新上取得了明显成果。
例如,为了增加能量密度,在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上,加锰、补锂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在三元锂技术路线上,高镍三元的比重持续上升,正逐渐成为主流。初步统计,湖南裕能、德方纳米(SZ:300769)、当升科技(SZ:300073)等多家正极龙头均在磷酸锰铁领域有所布局,宁德时代(SZ:300750)、中创新航(HK:03931)等企业则在补锂技术上进展较快,容百科技 Ni90 体系已进入批量量产阶段,第三代超高镍 Ni92-96 已正配合客户开发。
有业内人士称,《规范条件》等政策正式推行后,国内锂电行业的创新潮将迎来一个小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