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世界]张建一的音乐人生(上)
CCTV.com消息(华人世界):
张建一
刚才我们屏幕上看到的是2004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大型歌剧《犹太女》。歌剧中扮演王子的就是今天华人故事的主角——张建一。张建一被欧美歌剧界誉为“当今最杰出最优秀的亚洲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然而很难想象的是,在30年前,这位驰骋欧美歌剧舞台二十余载,与世界各地53家歌剧院合作的男高音,还只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中国浙江一家玻璃厂的的司炉工人。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张建一这个名字并不是十分熟悉。因为张建一选择的舞台艺术,有别于一般人的选择,他进入的是西方的古典音乐范畴,是一般中国人较少涉足的歌剧。
张建一:歌剧其实最早在欧洲就像宫廷里面,就像京剧一开始在皇室里面,有钱人欣赏的,慢慢几百年以前,大概有四百年了吧。
歌剧往往给人以古典、高贵的印象,而张健一,一个出身于中国普通家庭的小伙子,竟然能掌握西方歌剧的神韵,博得观众的热烈的掌声。
张建一:很多的记者问我,好奇,就是 你怎么会喜欢上歌剧的,他说在我们欧洲、在我们西方,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到这个歌剧圈里,因为这个歌剧太高雅了。现在回想起来是,我觉得是运气,就是在我一生走过来的这条路上,遇上了几个(帮助我)人。
张建一的老家在浙江湖州,太湖水滋养了他甜美的歌喉。张建一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跟随哥哥下乡插队,以后又回到湖州,在湖州平板玻璃厂当了一名司炉工人。
张建一:那个热,那个脏呀,那个累呀!捅炉子的铁杆,有那么粗,,我们都戴着很厚的石棉手套,有一次捅炉子,把铁杆拔起来,全红的啊,当然石棉手套,你手是不烫的,一拔出来很高,红的时候它软了你知道吗?我用肩膀去一顶,就听到“吱”的一声,肩膀上一个帆布衣服都烧焦,马上一块,肉就没了。
虽然每天都是很苦很累,但是每天烧完大炉下工后,到浴室清洗满身灰土时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伴着哗哗的水声,他拉开嗓门唱起歌。
张建一:每天下班,玻璃厂是有一个很大的浴池的,大家都要在一起洗澡,里面共鸣很响,下班很累,就唱个歌轻松轻松。
一天,他在浴室冲澡的时候,隔壁浴室有一位老文工团员听到他唱歌,并对他对说了一句鼓励他的话。
张建一:他那天说 “你的声音很好听啊”,他说你应该去找个老师学学唱歌。我当时一愣,我觉得唱歌还要去学,当然学了,他说。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在朋友的鼓励下,张建一报考了中央五·七艺术院校 就是现在中央音乐学院前身 ,结果连复试榜都没有上。
张建一:当时去考的时候一点底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让我唱了六个歌,当时考完以后,一出来,许多考生都围上来,哥们你一定取了,很多人那时侯就唱了一首歌就没了。唱了六个歌,我当时也挺兴奋的,我住在一个朋友,亲戚家里,在上海,过了几天去出榜,第一轮过去了,应该怎么进第二轮,我想我一定能进第二轮。我这个人很急的,一上榜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没有,再看一遍还是没有,我想可能看得太快了,慢一点看吧,一共看了五遍还是没有。
1978年,杭州歌舞团招临时演员,张建一想到杭州歌舞团碰碰运气。没想到这成为了张建一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张建一:早上七点钟下班,我洗了一下澡以后,我就去杭州歌舞团,那天是下着毛毛雨,我怎么也忘不了,坐湖州玻璃厂的货车,就是大卡车,我坐在顶上,车里装满了玻璃制品,瓶子,一包一包的。我坐在上面,当时的路还不好走,坐了两个多小时到了杭州。
在杭州歌舞团张建一得到了一位女歌唱演员的帮助,而这位好心的女孩日后成为了张建一的妻子。至今妻子杨卫平对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记忆犹新。
杨卫平:是早上八点多,我那朋友跟我说,团里的人,就是他说的是医生,他说我有一个朋友,他说你可不可以帮他唱一唱,他要来考杭州歌舞团 ,我一回头,这小伙子个子挺高的。南方人个子这么高的还不多,吱吱一笑,我印象当中眼睛挺小的,细细的,用现在的话讲挺老实的,很本分的一个人。上来以后就问他,我说你唱什么歌,他说唱李双江的《战士歌唱毛主席》,我说唱什么调?他就一愣,眉头一皱,什么调。他当时什么调?就是唱歌要有调的。
唱歌还用调,从玻璃厂赶来的张建一对此一无所知。
杨卫平:我记得当时,好像是个A调,就给他A调一弹以后,他当时很快马上就跟上来了。但是他马上就告诉我,他说我坐了卡车顶棚上坐过来的,所以他说有点感冒,好像有点困难,那好,我给他降半个调,给他唱降A,唱上去以后,很顺很顺,现在的话来说,男高音的换声点很自然的就灌过去了。我听他唱完了以后,我马上就去给我们团长讲了,我说来了一个男高音,形象什么的都不错,个子挺高的。
杨卫平看他虽然对声乐不大懂,但声音有天赋。她逐渐被张建一的天赋和帅真的个性所打动。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随后,杨卫平利用一切机会,千方百计介绍张健到一些专业团体接受正规学习,并通过她的声乐老师李家尧拜上海音乐学院的周小燕为师。
周小燕:我记得他只会三首歌还是四首歌,他就唱,先唱的是,你说的那个叶剑英同志写的一首诗,八十书怀,一唱,这个声音倒是蛮好的
周小燕女士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的花腔女高音和声乐教育大师。被誉为中国的夜莺和第一位中国女歌唱家。在周小燕的指导下,1981年张建一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
张建一:那时候你知道,我是一个工人,基础很差,周晓燕教授非常耐心,而且非常关心我
从生活,到思想,到学习,做艺术,首先要做人,所以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觉得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蒙和帮助。
1984年夏天,周老师带着学生参加在维也纳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歌剧歌唱家声乐比赛。当评委宣布中国男高音张建一获得比赛第一名时,欢呼声如潮涌。而这个奖项将一个玻璃厂的工人,正式推上了世界歌剧舞台。
张建一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能在维也纳国际歌剧歌唱会比赛获得第一名。而这个奖项也将他正式推上了世界歌剧舞台。1986年他远赴美国留学深造,异乡生活的孤独,不仅使他尝到了艺术道路中的艰辛,而且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坎坷与磨难,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让他坚定地向着自己梦想中的艺术目标一步步的迈进的呢?下期节目我们继续为您讲述张建一的音乐人生。
责编: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