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动化压铸岛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超过8家上市车企陆续公布2024一季度财报。据记者不完全梳理,已公布一季度财报的车企累计销量基本呈现同比上涨,但净利润方面仅4家车企实现同比增长,大多数车企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
与之相反的,福耀玻璃、均胜电子、拓普集团、赛轮轮胎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季度普遍出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情况。其中,受到电池行业价格战的影响,动力电池企业净利润增幅收窄,而其他零部件企业在市场需求、汽车销量上涨的带动下得以实现业绩突破。
汽车整体利润率偏低
具体来看,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是长城汽车,当季度实现净利润32.3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752.55%。同时,长城汽车一季度销量约为27.53万辆,同比增长25.11%,成为一季度业绩大赢家。
除此之外,赛力斯一季度净利润达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5亿元。这也是历经四年亏损,首次通过新能源汽车获得经营性盈利。销量方面,赛力斯当季销量约为9.48万辆,同比增长374.77%,单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东风汽车商用车板块一季度则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长24.61%;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6.51%。一季度销量66万辆,同比增长28.3%,跑赢大市。
在上述车企外,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车企尽管一季度销量同比上升,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尤其长安汽车一季度净利润约11.58亿元,同比下降超80%。比亚迪则出现净利润增速落后销量增速。广汽集团、特斯拉等部分车企则出现净利润、销量双双下滑的情况。
回顾一季度,乘用车产销量呈现“开门红”,各自累计完成660.6万辆和6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10.6%,创2019年以来新高。其中,国内销量为457.7万辆,同比增长6.2%。
尽管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上升,但整体利润率却逐渐下降。自今年2月比亚迪开启国内新一轮乘用车“价格战”,超过20个汽车品牌通过直接降价、福利补贴等多种方式降低购车门槛,实施“以价换量”策略。
车企竞相杀入价格战,汽车行业的利润率逐步走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整体工业企业利润率为4.7%,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车市产销表现良好,但车企的感受却并不好。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产业发展不能仅关注销量增长,更要关注质量提升。目前部分车企过度压低价格,导致行业整体价格下移。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多家车企在一季度报中普遍提及新能源汽车销量以及海外销量对业绩增长的贡献。长城汽车当季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即有新能源车和海外销量双双增长的功劳,尤其海外销量同比增长60.66%,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出口量为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其中乘用车出口111万辆,同比增长34.3%。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等多家车企在年度规划中强调了海外市场的重要性。
与国内采取的低价策略不同,大多数车企有意在海外走高端路线,以此提升车型售价和品牌形象。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海外市场时表示:“虽然埃安的车型在国内售价不高,但在海外市场售价却不低。以AION Y为例,这款车型国内售价落在10万元区间,但在海外售价落在20万~30万元人民币区间。”
针对海外市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2024北京车展上表示:“我们希望小鹏在海外的形象依旧是一家科技公司,走中高端品牌路线,不太愿意走性价比路线。我希望小鹏未来一半收入在全球,一半收入在中国。”根据规划,今年,小鹏汽车出口范围将从原先的3个国家扩展至超过20个国家。
类似地,以蝉联全球新能源销冠的比亚迪为例,该公司在国内推出的A级SUV海豚荣耀版起售价落在9万元区间,而该车型日本起售36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价格相差近一倍。此外,比亚迪ATTO3改款车型在日本上市,相比旧款价格上调2%,售价为4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1.5万元),较国内元PLUS荣耀版车型起售价高约10万元。比亚迪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海外市场获得的利润能够贴补国内价格战。
零部件企业业绩两极分化
汽车价格战的蔓延波及上游部分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重要的动力电池方面,今年一季度,电池价格战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厂商同样呈现净利增速追不上销量增速的情况。
根据宁德时代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该公司报告期内电池销量约为95GWh,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7%,营收则同比下滑10.41%。而亿纬锂能一季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双双上涨,但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却双双下降,分别减少约16.7%、6.5%。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146.2GWh,占比87.2%,累计同比增长35.4%。同期,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85.2GWh,累计同比增长29.4%。
尽管销量数据亮眼,但在激烈的电池价格战中,动力电池企业无法独善其身。一季度,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中,磷酸铁锂电芯均价降至0.38元/Wh,同比降低52%,三元锂电芯降至0.48/Wh,同比降低44%。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两大动力电池巨头进一步降价巩固市占率,二线以外的电池厂商只能被迫加入价格战。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二线电池企业应当回归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打价格战是没有前途的。
在动力电池外,汽车轮胎企业、智能驾驶关联上市公司一季度报表现出色,净利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在国内轮胎市场需求显著恢复等因素的影响下,轮胎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明显。其中,赛轮轮胎一季度净利润10.34亿元,同比激增191.19%。三角轮胎一季度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26.92%。
而随着汽车市场步入下半场智能化的竞争,包括均胜电子、拓普集团等智能化领域关联企业出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其中,均胜电子一季度实现营收132.78亿元,同比微增0.42%;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超50%。拓普集团一季度实现营收56.88亿元,同比增长27.29%;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43.46%。
此外,受一季度汽车销量上涨,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同期业绩表现不俗,当季度实现营收88.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51%。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福耀玻璃汽车玻璃销量1.4亿平方米,同比提高10%,国内市占率超6成,全球市占率超3成。基于此,当年福耀玻璃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营收达到331亿元,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均增长18%。今年一季度,由于高供给和弱需求错配,国内玻璃价格持续下跌。截至3月29日收盘,玻璃主力2405合约报收1471元/吨,较1月初下跌超两成。
为扩大玻璃产能,福耀玻璃已选址福建省福清市、安徽省合肥市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总投资达90亿元,新增的汽车玻璃产能将达到4660万平方米。其中,福清基地瞄准海外市场,将成为福耀玻璃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