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以来,模温机强降雪、强降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在华北地区全盘暴发。其原因何在?厄尔尼诺到底有没有搅和这场寒潮和暴雪?多发的降温、降雪是否预示着一个冷冬的到来?记者在采访中国气象局有关专家后用几个“关键词”予以解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今年元旦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国华北地区遭遇的罕见寒潮暴雪了。飘飘洒洒的雪花,带给人们 “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的同时,也搅乱了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中央气象台多警齐发,接连发布寒潮橙色警报、暴雪橙色警报和海上大风橙色警报。中国气象局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气象部门分别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关键词:破历史极值
从1月2日夜间开始,大片的雪花洒落京城,大街小巷、房屋、车辆,裸露在外的一切事物几乎都被白雪覆盖。北京市气象台3日凌晨发出暴雪蓝色预警信号,上午再次紧急将预警信号升级到黄色,下午再次发出寒潮蓝色、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1月2日20时至3日20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雪量为10.6毫米,城区平均降雪量达12.9毫米,居庸关降雪量最大,为27.3毫米。北京南郊观象台降雪量达9.9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日最大降雪量。 3日20时,北京南郊观象台的积雪深度达23.4厘米,突破历史极值。历史同期最大积雪深度为16厘米,出现在1951年1月5日。
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1月2日8时至4日8时,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降雪区平均降水量为4.9毫米。
“这一降水量相当于常年同期平均值的21倍,较常年1月降水量偏多1倍。 1957年以来,历史上1月份最大降水量接近12毫米,而今年1月不到两天时间,华北区域平均降水量就达4.9毫米,这是极其罕见的。”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表示。
关键词:西伯利亚高压
王永光表示,京津冀等地出现的这次大雪,从降雪量上来看,个别地方打破了历史极值,但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次降雪量为北京、天津等地 50年来同期降雪量之最,与大气环流形势异常密切相关,是冷空气遭遇比较充沛的水汽条件产生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京津冀等地出现大雪的原因,主要是从蒙古高原下来一股势力比较强的冷空气,与华北地区比较充沛的水汽条件相结合所致。冷空气下来时,水汽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从而带来大降水。由于华北气温比较低,降水以降雪为主。
蒙古高原附近为何会有强的冷空气呢?
王永光解释说,先得认识一个名词,即北极涛动。它是冬半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尺度最大、最重要的模态,一直到春季,此模态都很显著,对冬春季北半球近地面许多气候要素都有显著影响。
其次,从目前的资料分析看,造成近期冷空气强盛的原因主要与北极涛动指数处于负位相有关。北极涛动指数处于负位相,意味着极地冷空气向中纬度扩散,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冷空气偏强。
关键词:极端冷事件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刚刚结束,罕见的暴风雪相继席卷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让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气候突变所带来的巨大威力。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的大背景下,人们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极端的冷。
秋末以来,寒潮一茬接一茬,强降雪、强降温轮番上阵袭击我国。这个冬季的初期,提早侵袭的寒潮给穿着凉衬衫和短裙的人们一个警示——全球变暖下,冷事件不容忽视。
目前,全球气候的大背景以暖为主。极端的冷事件真的会增加吗?
王永光介绍说,去年3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开始了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年是暖事件的标志。尽管今年是厄尔尼诺年,但是从现有观测事实看,极端冷事件有些偏多。
如此一来,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冬季,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
王永光解释说,尽管秋末以来极端的冷事件频繁,但是从近期的气温和降水事实看,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相对偏冷,但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西北、西南地区气温普遍偏高。
对这个问题,孙军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经常会有比较极端的天气发生, “这些极端天气,包括极端高气温的高温、热浪,也包括极端低气温的寒潮、暴雪。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全球偏暖、气温偏高,但在某一个时段内,会有极端冷的天气发生。”
孙军强调,气候变暖是大趋势,但天气变化会存在波动,并不是平稳发展的。
关键词:厄尔尼诺现象
去年12月1日,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目前已在热带太平洋完全形成,并将至少持续至2010年第一季度。
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气候信号里最强的。它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在热带地区,进而对全球气候异常也会有影响。
自1月2日以来,我国华北地区的寒潮和暴雪天气过程,是否与厄尔尼诺密切相关呢?
王永光表示,秋末以来,我国的天气气候极其异常。一般而言,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偏少,南方地区降水偏多。而在拉尼娜年,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南方地区降水偏少。但是今冬,我国北方气候有些异常,打破了以往的规律。从现有资料看,用厄尔尼诺现象难以解释我国北方此次灾害性天气过程。 (来源于2010年1月5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郭起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