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上樓”!看28畝地如何干出100畝地的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4 18:05

建功新福建,真空机八閩大地在行動。近日,由福建省委網信辦指導,人民網福建頻道發起“福建‘封面’系列融媒體調研行”活動,聚焦新福建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挖掘福建各地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故事。這一站,走進福州市,圍繞當地“打造‘萬億之城’,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開展調研。

一個周末上午,記者跟隨AVG(自動導向車)步入寬敞的電梯,直上5樓,150米長的“一條流”單板車間在眼前延展:從SMT(表面貼裝技術)上板到下線,全程自動化生產,僅需180分鐘﹔緊接著,AVG乘坐電梯,將剛生產的產品運至4樓整機車間,由機械臂完成剩下的組裝、測試、包裝工序……

這是“無人”工廠,也是智能工廠。AVG小車在“智慧大腦”的指令下忙碌,車間內十分安靜。

這座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的銳捷數字化智能工廠於去年10月落成,目前可實現年產80萬台設備、生產周期減少75%以上,通過立體循環系統,每年可節省用電182萬千瓦。

“我們的數字化智能工廠,率先解決了ICT(信息與通訊技術)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多項行業難點痛點。”銳捷網絡工程部經理陳晗介紹,未來還將開發工廠的智慧大腦,來控制決策工廠的高效運行,讓工廠更“聰明”。

智能工廠車間內,機械臂正在“工作”。人民網 黃東儀攝

智能工廠車間內,機械臂正在“工作”。人民網 黃東儀攝

眼前敞亮又“聰明”的智能工廠,佔地28畝,共有8層,它的“誕生”就像其生產產品一樣高效。

“我們從征地拆遷收儲到廠房驗收使用,再到生產的產品交付,隻花了900天。”福州市倉山區自然和資源規劃局局長李翔說,“這算是福州第一家有產品交付的‘工業上樓’案例。”

兩年前,面對這塊28畝狹長的收儲地,作為規劃牽頭人的李翔犯了愁:“銳捷的用地需求是100畝。怎麼辦?”

倉山區自然和資源規劃局先后組織6場專家評審會,反復研討水電、樓層承重等問題,創新了“產線疊加”概念,提出“三個一”建筑方案,即“一座樓”(產業園)、“一體化綜合布局”、“一條龍產線搭建”,採用BIM建模系統,對建筑設計和生產線布局進行了優化。將原有平面化布局廠房進行“產線疊加”,由企業全流程生產線疊加成高層廠房,實現生產、辦公、物流、倉儲共享“一棟樓”。

銳捷數字化智能工廠俯瞰圖。人民網 李唯一攝

銳捷數字化智能工廠俯瞰圖。人民網 李唯一攝

“向天要地”,打開了破解工業用地難題的思路。這條“立起來的生產線”,僅用28畝地,干成了100畝地的事。

“過去我們以問題為導向,現在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我們的資源要素保障要跟得上廠線需求。”通過銳捷數字化智能工廠的實踐經驗,李翔深有體會,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要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才有可能出現顛覆性的保障模式。

今年6月25日,“精准匹配,倉山銳捷網絡智能制造都市工廠節地模式”,通過產線“疊加”方式,探索新的工業載體空間模式——“工業上樓”的相關做法,作為福建省唯一被列入《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推薦目錄(第四批)》案例向全國推廣。


(責編:吳舟、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