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线]美国务卿访华 敏感问题成焦点(20120904)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0 02:04

央视网消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明两天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重访亚太是美国奥巴马执政期间提出重要的战略,真空机而希拉里.克林顿这次的亚太之行,也可能是她任期结束前为数不多的几次出访。因此,她这次的外交行动,特别是对中国的访问尤其被外界关注。希拉里今年5月来华的时候,南海问题正成为热点,而这次到访,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正不断地升温,被预计这两个话题将成为中美双方讨论的焦点。双方的会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中美间的高层互访会对目前的紧张局势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今天就这个话题首先进行讨论。

讨论之前,还是通过一个新闻短片看一看相关的情况。

在告别库克群岛和印尼之后,今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开始了为期两天的中国之行。此次访问是希拉克.克林顿今年内第二次访华,也是她亚太六国行的第三站。许多媒体用“突然”两个字来形容希拉里.克林顿此次访华。中国外交部直到8月28号,才对外发布希拉里.克林顿访华的消息。美国国务卿此前未对此行程透露半点消息,双方将要谈论的话题也没有被官方提及。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南海问题和眼下持续紧张的钓鱼岛问题,将成为希拉里.克林顿此行最主要的议题。希拉里.克林顿此次的亚太之行,再次被冠上“旋风式访问”的名号,她将在11天内前往六个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希拉里.克林顿此次除访问中国、俄罗斯、印度外,还兼顾了库克群岛、文莱、东帝汶等以前很少顾及的亚太小国。而这些国家与中国互动很多,关系良好。有媒体分析说,希拉里.克林顿此行每一站都包含中国元素。8月30号,克林顿.克林顿抵达库克群岛,出席了第24届太平洋岛国论坛,成为该论坛41年历史中参会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在太平洋岛国论坛上,希拉里提出,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纳中美两国。9月3号,希拉里.克林顿转战印尼,她与印尼外长会面后提到南海主权争议问题,重申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中立。对于这次希拉里.克林顿心系中国的亚太六国行,美国《洛杉矶时报》这样评论,“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已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突显”。然而,希拉里.克林顿此次访华究竟是要安抚中国,还是向中国施压?在许多媒体看来,这一问题目前没有确定的答案。

    正在评论:中方关注美对钓鱼岛问题表态

    专家观点:美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采取“隐形”立场

主持人:希拉里今天晚上已经抵达北京,我们已经在节目开始看到了,她抵达中国,并且同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谈相关最新的新闻画面。首先先来就刚才短片里提到的一个问题请教孙先生。很多媒体在报道这次希拉里到中国来的时候,都用了一个“突然”这个词,好像感觉时隔四个月之后,5月份来了之后,这次是突然访华。“突然”这个词怎么解读?

特约评论员 孙哲:“突然”就是本来她没有这个行程,开岛国会议以后直接开APEC会议。但是正好途径中国,所以与中国加强沟通,这是临时性的安排。其实中美两国防长或者外长相互见面,这个行动本身我们欢迎。但是短片里说的是不是安抚中国,我想美国的个性,它不会安抚中国,反而可能是对中国的要求提的更多,反而对中国施加压力方面的因素可能更多一点。

主持人:所以您解读可能这次希拉里中国之行,更多的要给中国阐述一些美国的立场,而不会说,有的人说可能会降温,或者灭火来的。

孙哲:对,美国最大的问题是希拉里表态的时候,呼应了习主席今年年初在访问美国的时候说太平洋之大足可以容纳中美两国的共同发展。她的讲话,太平洋之大,足以容忍中国的崛起。这个讲话习应了胡主席当初的讲话,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不能光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她指示自己的下属,有意使用(英文)这个词来表明支持日本在钓鱼岛上的立场。而且美国通过卖一些武器来支持菲律宾。所有的这些行动,表明美国还是偏袒日本。这个方面我们要求希拉里对日本反过来施加压力。

主持人:杜先生怎么来看待这次希拉里到中国之行?

特约评论员 杜文龙:总的感觉,肯定会涉及到核心利益。

主持人:您估计钓鱼岛和南海问题她肯定会谈,中方也会跟她谈?

杜文龙:会主动接触这两个问题,它是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上。但是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我总的感觉,美方的态度一直是隐形立场,隐身战斗机,隐身轰炸机。这种隐身到了政治上的表态,也往往采用这种态度,比如黄岩岛当时也是“我们没有立场,你们和平解决”。然后又说了“我们要为菲律宾提供最低限度的防范,要给飞机,给其它的军事援助,要搞联合军事演习。”说的和做的明显两码事,包括在钓鱼岛的问题上也是这样的,我们没有立场,不持立场,这好像是他一贯的关键词。

主持人:但是又说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

杜文龙:要执行它,在一个范围之内。这种说的和做的,搞不清到底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也可能这种模糊战略更能够让这个地区产生他想得到的效果。

主持人:孙先生,因为这次希拉里来了之后,很多人都在想考虑到这两个热点问题,当然,中美之间还有更多的话题要谈。而且据我了解,希拉里这次来之后,还要和几乎中国很多各个层面的领导人都要进行会谈。我相信这个会谈肯定很广泛。但是就刚才提到的钓鱼岛问题因为现在热度正热,加上前不久的南海问题,这是等于很多人说火星在撞地球,中美之间的利益产生了某种碰撞。希拉里会给中方一个什么样的说辞?她是坚持她的外交辞令,还是还会有一些东西?您分析一下。

孙哲:我的分析,希拉里表面对中国应该还是比较客气的,因为我在多种场合见过她,看她的表态神采飞扬,她把美国强硬的立场刻意用很委婉的话。

主持人:甚至会用中国的成语,同舟共济之类的。

孙哲:真正的太平洋是中美两个国家,我们的战略思维的训练场。对美国来说,他一方面说欢迎中国的和平发展,但是又想给中国建章立制,让中国按照美国设定的一些原则去做事,我觉得这点美国在心理上,希拉里本人在心理上很难改变美国人的“气势意旨”,对发展中的中国的态度。这次还会重申美国立场,相对要求中方克制,因为美国现在非常关注我们的十八大,也非常关心我们军方有些将领在钓鱼岛方面的表态,所以她先天的一个假设是低估了我们的领导人和老百姓的理性,利用中国会利用民族情绪抢先夺岛,抢先有一些挑衅性的行为,所以美国和日本要联合。这个战略判断是错误的,所以我说这是战略思维的训练场,对美国人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专家观点:点火 灭火是美显示存在价值重要手段

主持人:杜先生,很多之前节目里里边都做过,美国其实也不愿意看到比如说他支持的日本,包括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同中国真的出现某种直接的碰撞,甚至是对撞,这个时候希拉里,您估计她会不会出于最好能够相对保持所谓低烈度的热度,给中方透一些相关的信息?这符合美国的利益吗?

杜文龙:先点火,后灭火,这一般是美国人显示自己存在价值的重要手段。比如南海问题是中国和菲律宾进行争议或者讨论。他偏要来,来了以后火一下上来了,菲律宾以为美国抱大腿非常情愿,而且感到有很多援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有恃无恐。如果这样,双方到了很紧张的阶段,比如驻岛战争,产生军事冲突,战略东移是长周期的过程,这个地方还没有设好局,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要出现高强度的冲突,我这儿的东西还没做好,部署的军力、军事装备都没到位,不希望在这种条件下产生有利于中国方向的走势,他要控制,所以点火、灭火,这是他习惯的伎俩。通过这个摩擦,通过双方矛盾的争斗,显示出你看我这个地区,对这个地区的和平很有作用,我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区域,要显示我自己强大的优势。

   正在评论:数年后美重返亚太战略成效几何?

    专家观点:轻经重武:亚太战略最大失误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给大家展示了几幅相关的媒体,包括现在看到《洛杉矶时报》的一些外媒对于希拉里这次访华的期待,或者说他们的评价。比如《洛杉矶时报》认为试图要淡化美国是特定国家保护伞的说法。但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就是在于中国。孙先生给我们分析一下,美国重返亚洲和这次希拉里来中国访问,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孙哲:当然有必然的联系。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从某一个方面,从美国立场来说,他确实消除了小布什时期美国好战的形象,吸引了日本、韩国这些盟国,包括欧洲加强了对美国的依赖,从这个方面他是成功的。但是最大的失误就是他迷失了方向,太重调兵遣将,太重舞刀弄剑,对经济工作反而加以轻视。其实现在美国经济面临这么大的困难,竞选人都在强调美国的失业率。这个时候如果跟中国人强调的要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国际环境,来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服务,与这个美国大的战略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因为美国的介入,反而加剧了亚太地区的动荡和紧张,这是美国的战略失误。当然,跟中国他也想做解释性的工作,但实际行动上确实有一种围着中国,让中国老百姓有一种印象,美国确实不信任中国,而且挑战中国,想压抑中国这种感觉。

    专家观点:亚太多国惧怕成为大象脚下的草地

主持人:而且不光是中国老百姓,孙先生说的不光是中国老百姓的感觉,我相信中国的高层在见到希拉里之后,多多少少言词当中也会表达这个意思,就是你想干什么,在我周围所有的这些国家,本来其实很多国家跟中国还是蛮友好的,你在这儿搞拉帮结派,这种东西是美国的思维定式,还是故意想拿这个来气中国?

杜文龙:这还是战略转型过程中的一种冷战思维。因为冷战思维就是对抗,就是我们说的对抗、武力。

主持人:视为敌人。

杜文龙:如果没这个靶子,它的价值何在?所以到周边国家进行访问,一定要说中国这个地方有问题,蒙古民族不错,要学,这个方向如果你跟我,我可以给你很多援助。所以,我总的感觉,在周边国家,凡是和中国有领土、有主权争议的国家,可能会抱他的腿,可能会同意他的意见。但是有很多小国或者多数国家,对这种征服或者挑动,以武力解决这种方式并不在意,他怕自己成为中国或者美国这两只大象在搏斗过程中下边的草地,你们俩打,是美国主动挑起,我的利益何在?我本来跟中国的生意做得很好,整个周边的态势也很安全。由于美国的到来,把周边的战略形势进行恶化,安全形势也得不到保障,所以他想的是自己的利益,不希望美国在这个地区把周边的形势,把已有的正常秩序打乱。

    正在评论:大选年中美关系面临考验

    专家观点:大选之后美或对华更加防范

主持人:还有一种观点,孙先生,希拉里这次来,有可能会带着奥巴马一些某种口信,或者奥巴马决策机构的某种口信,毕竟马上几个月美国大选,而且实际上现在来讲,奥巴马恐怕主要的心思就是在大选,也顾不上什么叙利亚、伊朗,包括南海这些东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大选之前的几个月,包括乃至大选之后,在这个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的政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我指的是弱化或者是更加强化?

孙哲:我觉得强化也未必。但是它会沿着继续加强警惕中国、防范中国这个方向延续下去。因为无论是奥巴马连任,还是罗姆尼当选,他看的是十年以后的中国,假如十年以后的GDP还在不断增长,超越了美国,这个时候中国的体制跟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美国做不到去容纳中国的,所以他会加紧防范中国,在调兵遣将、经济制裁方面,我觉得他会经常出手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挑战措施,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所警觉。

主持人:还有很短的问题,直截了当您的分析和预测,希拉里到中国这两天多的时间转完之后,您预计南海,包括特别是钓鱼岛问题,在热度上会有变化吗?

孙哲:我们担心的,其实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矛盾的更加突出。

主持人:但是美国是背后最大的隐患。

孙哲:取决于日本内部能不能压住极右派的声音,或者日本政府更加理性。美国,我们担心这种危机,比如撞船事件,比如日本的开枪射杀,假如中国公民受到这样的伤害,可能就不是双方谈判能够解决的问题了。我们担心战争,小型的战争会出现不断地升级,美国又在背后偏袒日本,这种东西是有违于国际关系理论,要共同控制危机,管控危机,有背于这种良好的意愿。

主持人:正好您说到了日本出台一个东西,其实是揭秘了一个东西,甚至要在钓鱼岛动用枪支,这个话题我们马上在《环球视线》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