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快评:追星就该追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巨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15:19

新华快评:追星就该追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巨星
央视国际   2007年05月22日 08:18 来源:新华网


专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新华网北京5月22电(记者 朱继东)这将近一周的采访中,真空机我多次听到有记者感慨地说:“这次采访感觉就像在追星!”事实确实也是如此,由于袁隆平特别淡薄名利,再加上工作很忙和年纪原因,能采访到他的时间确实很宝贵。很多时候,他还没有出现,很多记者都早已等在那里。他一出来,自然就被团团围住,这也是我第一天采访他能问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很开心的重要原因。一周采访下来,虽然比较辛苦,但心里还是感觉很充实。并且,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袁隆平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却学习、发扬,我们追星就该追这样的科学巨星!

 

经过这次采访,袁隆平成了很多记者心中最敬重的明星。不少记者都感慨地说:“这次采访感觉就像在追星!”(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提出严峻的问题,“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20年来,我国已通过杂交稻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这就是袁隆平的回答。因此,很多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月初,网友、专家携手评选的“新四大发明”名单出炉,“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最终入选。并且,“杂交水稻”在评选中一直遥遥领先,占据第一的位置直到最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也认为:“有人说他的超级杂交水稻可以和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比,我认为这毫不过分。大家如果追星就应该袁老师这样的科学明追星!”

我们很多记者特别想多些时间和袁隆平在一起,不仅仅是他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更多的是来自他身上的人格魅力,细微动人。在多年前,就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次国际会议的间歇时间,科学家们各展除了科研以外的种种才艺,大家轮番表现后,把目光投在了穿着“老土”、坐在角落、默不做声的袁隆平身上,非要中国的科学家“来一个”。只见袁隆平安静地站起来,当场用纯正的英文演唱了一首《老人河》,把全场都“震”住了。他的爱人邓哲也证实,袁隆平在家里有时也会拉小提琴,并且拉得不错。另外,他喜欢游泳、打球、开车等等,给人感觉就是一个特别亲切的长者!

袁隆平对事业的挚爱和执著感动了我们所有人。我们目前的社会几乎处处都充满诱惑,甚至说是陷阱。所以,凡是能够事业有成和品德完好的人,都是始终能够抵制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的人。我们看到,不少人在事业未成的时候,能够吃苦耐劳,甚至能卧薪尝胆,但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而袁隆平不是这样的人,他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袁隆平对金钱的淡漠和他对事业的执著一样都深深感动了我们。他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我这么个糟老头子,才1.69米高,六十公斤重,连骨头卖了都值不了几个钱。我把这事看得很淡。我们家里从来不谈钱,我一个月工资1600多元,外加院士补助、其它津贴、顾问讲学费,掐指一算,也有三四千元,够了!”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袁隆平说:“我这一辈子穿的最高档的一件衣服价值是800元。”一位每年手里多的时候掌握着几千万元科研经费的世界科学大师,生活却极其简朴,简朴得出乎我们大家的想象。难怪很多人觉得他是那么“可爱、可亲、可敬!”

有人说袁隆平比那些富裕起来的农民更像农民,瘦小的身子,高高的颧骨,背微驼,小平头,古铜色的脸庞爬上了些许老人斑,岁月风霜刻在了宽阔的额上,晒得黝黑的手臂被稻叶划上了一道道伤痕,穿着农村里常见的那种白色褐色线和花纹短袖衬衣,一条灰裤,老式黑皮鞋上沾满泥巴,手上戴着一块黑色手表,特征很鲜明。但就是这位看似很平常的老人,却于4月29日在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唯一当选者。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当选理由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作为一名农村长大的新闻记者,我一直非常感谢袁隆平让我们不再挨饿。能和袁老师合影,我感到很开心!(摄影 陈清)

这就是袁隆平,一位赢得了世界尊重和敬仰的科学巨匠,一颗在科学的天空中闪烁出耀眼、迷人光芒的科学巨星!这样的科学之星,难道我们不该猛追他一把?然而,这些年来,人们都在追些什么样的星?

国内有的媒体对科学家的忽视和对明星的热捧,实在令人担忧。3月31日晚,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内,杨振宁、陶一之、丁俊晖、谭盾、章子怡、刘翔、李安、陈易希等11位杰出华人在这里接受“2006影响世界华人”的殊荣。章子怡出场时,全场骚动,一大群记者簇拥着她,闪光灯不停闪动,规定的采访时间根本不够;而几位科学家出现时,仅七八个记者在场,提一两个问题,不到三分钟就草草收兵了。接待酒店也高规格地将章子怡的住房免费安排在总统套房。第二天,北京的许多传媒在娱乐版发了消息,而对于科学家的报道却寥寥。难怪英国广播公司4月4日撰文《除了章子怡,他们是谁?》,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

平心而论,文体明星被格外关注并非中国所独有的现象,故不必大惊小怪。但是,一个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进步,如果没有科学家,没有他们的创造发明,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正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我国粮食每年增产上千亿斤,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汉字印刷革命,钱学森们领衔研制的“两弹一星”使我们走进航天大国的行列……因此,媒体应更多地关注我们的科学家,看看他们正在忙些什么,需要社会为他们做点什么。这本身就是媒体的职责所在。在这样一次表彰大会上,传媒们竟如此厚此薄彼,对科学家如此轻视,那就太失职了!

科学家大都是淡泊的人,荣辱不惊,不爱出头露面,媒体关注我,我是这样干,媒体冷落我,我还是这样干。但是,媒体却不能因此就对科学家不闻不问,放弃了他们引导民众关注科学、热爱科学、宣传科学的责任和义务。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应该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传媒应当把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应该反问自己:“当狂热地叫喊着章子怡的时候,可曾想过,没有袁隆平大叔,别说扯着嗓子要死要活地追星了,可能有人要饿着肚皮。他们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难怪采访结束时,一位女记者真诚地说:“来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袁隆平,不知道是他让我们吃饱了肚子。通过这次采访,我真正明白了一位科学大师的伟大,对他是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我们都应该了解袁隆平,记住袁隆平,感激袁隆平,我追星就追这样的科学巨星,并通过自己的笔让更多的人来追这样的科学巨星!”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虽然2003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落后状况,但对于科学技术大都持肯定态度。只是社会浮躁心态和传媒扭曲关注点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失去“输血管道”和交流渠道,而他们中的青少年群体则更容易成为娱乐、幼稚和肤浅弱智文化的俘虏。而这更需要我们去积极引导,这是我们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追星当追袁隆平这样的科学明星,是社会回归理性的一种必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而作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共同用心去努力,而政府和媒体肩负重要责任!(摄影 新华网记者 朱继东)

并且,让科学家成为时代明星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本身??让科学家闪亮登场,让科学家获得“眼球”,让科学家受到追捧,而在于让更多的公众获取科学营养,弘扬科学精神。追科学之星的使命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就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意识、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让公众更多的了解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巨星,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追星活动,不但要让公众“知其然”,而且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让科学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乃至长成参天大树。

当今,科学技术的实力和国民的科学素质成为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而公众科学素养是衡量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除了依靠正规教育外,还需要依靠社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让袁隆平取代章子怡成为国人追逐的明星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追星当追袁隆平这样的科学明星,是社会回归理性的一种必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而作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共同用心去努力!

我希望,像这次追星一样采访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巨星的事情能经常发生,虽然会因此让自己采访难一些,累一些、苦一些,但我心甘情愿!

责编:石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