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火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呢?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2 16:00

2015年,环保设备一部“国民级”喜剧《夏洛特烦恼》狂吸14亿票房,成为当年的票房季军,同时也让开心麻花的喜剧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从此之后,“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仿佛成为了票房的保证,但是质量方面,似乎在《夏洛特烦恼》之后,也没有过硬的作品可以增加“口碑说服力”。

于是“开心麻花”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沈腾成为了国民级的喜剧演员,哪怕是在电影中的一个客串,在综艺中的一次走穴,都能获得无限的关注,后续培养出的马丽或常远也能独当一面,但另一方面,似乎也成为了一个“烂片制造机”——笑过,就可以了。

于是时隔7年后,“独自美丽”的沈腾和马丽再度以主角的身份合作,企图用喜剧跨界混搭“软科幻”的《独行月球》证明质量,甚至为中国科幻片发展探路的野心。

喜剧和科幻怎么搭?

和众多“软”科幻片一样,《独行月球》在开篇就向观众密集地呈现了许多服务于“末世”背景的设定。例如世纪大停电,陨石威胁,人们不得不居住在地下,全球人民跨越国界团结一心……这种后“赛博”风格的废土末世设定,不仅为电影塑造出了浓郁的科幻氛围,还通过一个特别的角度,找到了“喜剧”和“科幻”这两个看似相去甚远的题材的联系点——喜剧的内核是荒诞讽刺和悲剧


所以我们看到了沈腾饰演的孤独的、平凡的、被抛弃的飞船维修工独孤月的故事。电影前期的节奏、氛围和隐喻都别出心裁的,前半章围绕着“孤独”的话题,用黑色幽默的笔触做足了文章。

性格内向,在人群中默默无闻,不敢表达情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人”状态,以及这个充满“梗”的名字,是独孤月外在表现出的“孤独”。但是当他在撤离的时候被大部队抛弃,被孤身遗留在几乎废弃的月球基地中,尤其在大撞击灾难后,被迫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楚门的世界”式的24小时无死角独角戏表演,才是真正的孤独——被社会抛弃

于是在《独行月球》的演绎中,孤独的独孤月在月球,祭奠着朋友和人类文明,同时“放飞自我”,而这一切,正在千里之外的月球上进行不间断的全球直播,更滑稽的是,马丽饰演的独孤月的“女神”,指挥官马蓝星,想借机将独孤月打造成“英雄”。

被所爱之人抛弃和牺牲后,依然要被拿来当作筹码与娱乐的符号。对于独孤月来说,这种经历了“造神”和“毁神”的“社会性死亡”无疑是最为致命的孤独。这种黑色幽默级别的讽刺,以及信息差带来的笑点,无疑电影下半章拼命抖出的谐音梗以及网络段子的笑料高级不少。与电影呈现出的无垠的宇宙和灿烂却遥远的星河场景形成映照,更加突出了“渺沧海之一粟”的沧桑感。

和以往多以现实场景为故事发生背景的喜剧片相比,《独行月球》用“陌生化”的处理让观众们眼前一亮,同时“高级”的笑点和密集的包袱的纷至沓来,很容易让观众们产生新鲜感。其中,不同于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外星“殖民”或者“侵略”的倾向,《独行月球》依然抒发的是非常中式的美学价值观——回家,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尊重。

但是很显然,电影下半程的水土不服,让电影很快从创新的科幻赛道,滑落到了寻常的“爆米花”的赛道中。

无法摆脱的“小品电影”阴影

其实,从《夏洛》到《李焕英》,这些叫座的喜剧电影无一例外都逃不过电影“小品化”的症结。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电影中的“笑点”不是为剧情服务,而是剧情为笑点和包袱服务

例如电影前期独孤月因为马蓝星失职被遗忘在月球,随后艰难求生,等待救援,这个逻辑是合理的。但是后半程,独孤月遇到的注入货车脱钩、救袋鼠等一系列突发灾难,以及功能性的生活在地球底层的“观众”,都已经不是因为前期的“艰难求生”而引发的戏剧转折,而是为了突出其英雄色彩而‘’添加”上的戏剧冲突。于情于理于逻辑,都显得有些苍白甚至虚假。

纵观整部电影,和依靠段子以及笑点呈现出的小品一样,都是碎片化的故事以及片段性的笑料,依靠瞬时记忆以及粗糙的逻辑框架说服观众。但很可惜,电影并不是情景喜剧,电影小品化,也会对电影的艺术性打折扣。

一部真正的好电影应该靠整体的故事和视听语言塑造出的氛围,用深刻的思想折服观众,从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而不是靠被截图传播的台词,以及拾人牙慧的段子,让观众仅仅感受到一时间的快乐,笑过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碎片并浅显的故事,不必额外花钱在大银幕上看,免费的喜剧综艺,或者线下剧场里的曲艺杂谈,或许能让人笑得更开心

未来的中国科幻进路在哪里?

其实在《独行月球》科幻氛围和元素搭建的层面,也能看到很多导演用心的地方。开篇独孤月在月球上的艰难求生,让人想到马特达蒙主演的《火星救援》。独孤月独行在基地中的场景,以及矗立在茫茫月球上的石碑,致敬了科幻界诗意与美的巅峰《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剧照

一些星辰大海,以及通过舷窗眺望的场景,有《星际穿越》的影子。而地下的城市堡垒,以及地上的黄沙漫天和皑皑白雪,不仅有《银翼杀手》的神秘美学,也呼应了试图打开中国科幻电影大门的《流浪地球》。

但是要知道,在电影工业、观众齐刷刷进步了的21世纪“下半场”,仅仅依靠场景和特效的科幻片是远远不够的。大制作与极致史诗美学的《沙丘》都惨淡扑街,创意与想法才是科幻片真正的灵魂。

《独行月球》虽然打着“软科幻”的旗号,也确实用细致的月球砂砾特效向观众们展示了一把星辰大海的浪漫,但是“科幻”在这部电影中,仅仅是一个附加的元素,甚至是一个噱头,而不是真正能达到叙事目的的核心。

其实,沈腾早在《疯狂的外星人》中就已经将喜剧、合家欢、动物与科幻相结合,并产生了不错的效果。虽然在《疯狂的外星人》中,科幻依然是附加品,但是其表现出寓言性、乌托邦式的隐喻和狂欢的讽刺的深度,至今看来仍然让人捧腹,并产生一定的思考。

从深度和创意来看,再结合电影中众多真空传声、地球传光,以及无缘无由出现的只能卖萌制造“合家欢”笑点的袋鼠等逻辑硬伤来看,《独行地球》确实退步了。

那么,技术进步了,观众进步了,审美也进步了,中国科幻片的进路究竟在哪里?至少,不在于看似“高科技”的符号堆砌上,不在于披着科幻的外衣讲述其他故事之上,不在娱乐至死的自我欺骗上。在于逻辑自洽的、有自省性质的甚至美学的、哲学的、有批判意义的创新上

一部《独行月球》,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沈腾和马丽醇熟的表演、电影工业技术的进步以及用心的制作必然会引起一次爆米花电影赛道的内卷,让暑期档不再烂片横行或无聊,但坏消息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依然没有被打开